走进“未来工厂”:东方电机数字化车间如何用数字魔法操控千吨钢铁 2025全国主流媒体德阳行
“欢迎来到中国装备科技城德阳,举世瞩目的三峡、溪洛渡、白鹤滩等巨型水电机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核能发电机重要部件都产自这个车间”绿色新能源,智造新未来。9月15日,2025全国主流媒体德阳行走进位于德阳经开区的东方电机大型清洁能源装备重型制造数字化车间。在讲解人员的引导下,同行媒体,被各种“大家伙”吸引,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打卡:最大加工直径22米的数控立车,直径超过数米的金属球阀。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这么多大国重器的生产过程,原来一个零部件都这么庞大,庞大的同时还需要这么精准地生产制造出来,太了不起了。”微博名人凡尘君认为,国家科技的实力和底蕴就体现在这些地方,庞大与精密的完美结合,让他对中国制造有了全新的认识,除了震撼,更多的是自豪。
目前,该车间已建成行业领先的重型机加集群控制单元、移动机器人智能检测单元,行业先进的数字化装配中心、球阀集成化智能装配试验中心等,极大地提升了大型清洁能源装备的产出质效。
在该车间的水轮机数字化装配中心显示屏上,记者看到屏幕中间正在显示鲁山导水机构顶盖、芝瑞导水机构顶盖及底环已完成三维测量项目,右侧视频正在展示抽水蓄能导水机构数字化虚拟预装与实物预装的对比。
东方电机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化装配中心是其“智改数转”的具体实践,其开发的这项行业首创数字化虚拟装配技术,采用智能化三维测量技术获取产品精加工后的数字模型,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出真实装配效果与设计效果的比对,缩短预装配周期。“以抽水蓄能导水机构为例,300吨左右的抽水蓄能导水机构传统的实物预装不仅需要所有零部件的齐套性,还需要占用大量的场地、人员、起吊转运等核心资源,整个装配周期长,数字化装配不仅成本降低了80%,效率还提升了400%。”
除水轮机数字化装配中心外,东方电机还建成了9个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具备年产发电设备约700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和2024年国家绿色工厂。今年1月,东方电机发电设备产量在行业内率先突破7亿千瓦,产品遍布全国,出口到46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清洁能源装备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充分发挥现代产业链链长作用,加快提升数字化转型创新能力,积极输出数字化转型服务,赋能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上述负责人说。(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谢川霞 刘文君 摄影报道)